想去哪儿欢迎您!在旅行中遇见美好!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景点大全

我从家朋粮站挑粮食

编辑:互联网 时间:2022-01-25 23:57:04 浏览量:

从三十八号桥到家朋葫芦洞桥是戈溪河,上游是和阳河,从和阳到黄茅尖是平坑小山溪,这条小山溪就是水阳江重要的源头之一。从平坑顺着河往下游走,很快就能到达三十八号桥。在这里戈溪河入宁国西冿河,与东津河、中津河交汇,至宣城区境内始名水阳江。历史上,水阳江成为从绩溪高地流出,连接宣城、织入长江水系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。

我的老家和阳乡(后来与家朋乡合并改为和阳村),座落在山沟里,人多地少,土地贫瘠,山高林密,七沟八梁一面坡,山上石头多,茅草多。当时主要出产木材、茶叶,还有少数的棕毛、桐籽、毛竹。至于以后主产山核桃那是2001年后的事。

粮食生产不能自给,称为半经济作物区。粮食靠国家长期调拨供应,也叫吃农业返销粮。我们生产队每个人口要供应返销粮食260斤,我家五个人,总额是1300多斤毛粮。供应的品种:有时是稻谷,有时是玉米,有时是地瓜干,有时也搭点小麦或者是黄豆。

1986年之前不通汽车,也未建立粮站。买粮食要到家朋乡粮站去挑,而家朋也是在山里面,同样不通汽车。家朋粮站的粮食是家朋人从30里之外的38号桥粮站全部用人工挑来的。

每年3月至9月,买粮食的人最多,只要是天不下雨,从和阳到家朋的20里山路上,天天都能看到挑粮食的大人、小孩和妇女。我从12岁就跟着妈妈到家朋粮站挑粮食,16岁后都是我一人去挑的,每年挑粮食的次数约18次之多。从春季挑到秋季,一年又一年,我从挑20斤开始,一直到能挑100斤,以后去当兵了为止。

记得挑粮食的时候,早上从家里吃的早饭是苞萝糊粉,因苞萝糊粉天天吃,又没有什么菜,没有油腥,难以下咽,吃了个半饱就出发,走了20里路到了家朋粮站就饿了。马上在粮站排队买了粮食就挑着往回赶。挑上担子走150米就要歇一下,等呼吸的气透顺了才开始继续走。每次走150米都要重复这个动作,要歇一下再走,否则人太劳累吃不消。

走到葫芦洞桥休息15分钟。那桥是一座古桥,全部用上等四方的麻石头砌成,有15米高,3米宽。桥的西头有个庙,我们到庙里放下担子,开始吃中饭。中饭是苞萝果,又干又硬,实在难以下咽,就到桥下就着河水吃,一口河水,一口粉果。

家朋到这里是四里路,挑着担子,已经汗流浃背,气喘吁吁。夏天到这里,年轻小伙子们都要脱掉背心下河洗个澡再走。一见我们年轻人洗澡,同行的年长者就骂,说出汗后洗澡要生病。我那时洗过多次,身体一直安然无恙。

向前走四里,到了周村,路旁就是小河,河水不深,夏天太热,年轻人还是耐不住炎热,决定还是要再到河里洗个澡再走。然后往金光岭上挑,过了下子舍村,来到上子舍村,到了岭上半山腰,山上有条泉水流下来。我们就在路边再歇30分钟,这时肚子也饿了,我们就再吃点苞萝果,喝点路边的山泉水。因此水经过了上山的苞萝地,苞萝地里下了粪或农药,水有时就变味了,我们口渴也只好硬着头皮喝。每次都很幸运,我们都没有中毒或生病。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带茶呢,因为挑担带上水会加重肩膀重量,更加吃不消,所以习惯不带水。

休息后再继续前进上金光岭、下岭又再上坡到金光庙,过榧树坑,到和阳供销社休息30分钟。摸摸荷包里可有零用钱,如果有钱,赶紧用一角四分钱买一个麻饼吃,又甜又香,那种幸福感,跟神仙差不多!

吃了麻饼继续向前走到产岭,这是最后的五里路。产岭海拔1000米,两旁都是茅草,路上尽是石子路,很滑,不好走,有时你往前走一步,踩在石子上,还要退回半步。路的左边又是悬崖峭壁,让人望而生畏。我们一步一步往上挑,挑到中岭再歇一下,坐在大石块上躺上15分钟。然后起来继续加把劲,最后经过三扇大石门,就到了村口的水碓了,水碓日日夜夜在舂米,见到水碓也就见到了家。

挑粮食有时一个人去,有时跟叔叔婶婶一起去,有时和其他伙伴同去,但到最后都是我一人挑着担子回家,因为我的力气小,又想挑得多,当然要落后。

挑粮食要看天气,天晴就去,下雨就不去。阴天不下雨最好,天气不冷也不热,没有太阳晒,少出汗。但也有倒霉的时候,上午去时不下雨,等你挑到半路上才下雨,害你浇个落汤鸡,没有办法,只好冒着雨把粮食挑到有人家的村里放上一夜,第二天再去挑回家。

挑粮食真辛苦,你这个月不挑,下月要过期;今天不挑,明天就会没有吃的,生活逼着你要去努力!一只蝌蚪变成青蛙,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,变得坚强;年少的我经过了挑粮食的艰辛,也变得坚强了。

1976年,上级领导考虑到和阳乡挑粮食的艰辛,在岛洪公路经过的和阳东北面的水浪头村建立了粮站。1986年和阳乡所在地通了汽车,在和阳村又建了粮站,这样和阳乡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已位置的远近,任意选择在哪个粮站购买,十分的方便。大概在1996年后,随着粮食市场逐渐放开,到处都可买卖粮食。这时市场已经不太需要粮站了,粮站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使命,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2008年后,各村都通了马路,马路一通,山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就不用肩挑背驼了。电话一打,哪里需要茶叶,需要山核挑,就有人开车送上门去。农村建房,如方石块、砖瓦、水泥钢材,电话一打就有人上门送来。所以,家家建了新房子,跟过去相比衣食住行不知好了多少倍。当然也就不再到家朋挑粮食了,坐在家里,一个电话,要多少大米、要多少面粉,一下子商家就开车把粮食送到了家,山里人再也不用挑粮食了。

如今,挑过粮食的50、60后都老了,70后有许多人没有挑过粮食。因此我把挑粮食的故事讲出来,让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我们更应该珍惜!

娱乐推荐

  • 月饼是谁发明的?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

    月饼是谁发明的?中秋节为何要

  • 武汉欢乐谷门票优惠政策

    武汉欢乐谷门票优惠政策

  • 元宵节儿歌(元宵节的童谣)

    元宵节儿歌(元宵节的童谣)

  • 兰州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

    兰州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

  • 吃剩的饭菜放凉了再放进冰箱这种做法对么

    吃剩的饭菜放凉了再放进冰箱

  • 刘汉是怎么死的

    刘汉是怎么死的

版权所有:

想去哪儿 Copyright@ 2019-2020 www.xqner.com 网站备案号 :
本站刊登的所有新闻和各种专题资料,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仅供参考。

关注微信